海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,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,其主要成分是甲烷,属于有机化合物,其化学式为CH4·8H2O。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,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。外观多呈白色或浅灰色晶体,外貌似冰雪,可直接点燃,故被称为“可燃冰”。
海底可燃冰在哪里发现的?
海底可燃冰在南海海域发现的,我国科学家通过发现号无人潜水器携带的深海激光拉曼光谱探针,科考团队在我国南海约1100米的深海海底,探测到两个站点存在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。这也是科学家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裸露在海底的“可燃冰”。1960年,前苏联在北极海域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矿床。此后在世界其他海洋中陆续发现可燃冰矿床,主要分布在大陆坡、海底山脉、岛屿、海沟、内陆海及边缘海深水盆地的表层沉积物或沉积岩中,在海底延伸数千千米。